我的反省
王亦然
2016年最大的轉變即是走出了熟悉的校園,進入了陌生的職場。恍然回首進入中財這個大家庭已有5個多月,從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略有成長,感觸頗多。
(一)關于工作
之前對投資僅僅停留在概念上,直至遇到具體的公司、項目才發(fā)覺還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實,并非簡單的判斷好壞。自工作以來,先后學習了如何撰寫初研報告、企業(yè)考察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如何與不同類型的企業(yè)進行交流、獲取信息以及交叉驗證,在不斷積累中初步理解如何分析一家企業(yè)的潛在風險和競爭力,進而判斷企業(yè)的投資價值。這一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困難,例如企業(yè)的具體業(yè)務難理解、商業(yè)邏輯難理清,也逐漸體會到財務知識基礎的重要性,為后續(x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研究一個項目、每考察一家企業(yè)都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和物,在與他人交流中總能夠知曉一些自己原本想不到的東西,這也是目前工作的樂趣之一。保持好奇心也許就是投資的驅動力之一。
項目評審也是投資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加深了我原先對“討論”的重視。同一個項目在不同人眼中總會有一些差異,細細揣摩這些差異會學到很多,亦是對工作思考的一種延伸。
(二)關于生活
職場帶給我的另一個變化就是生活變得更有條理了。在中財的氛圍中,不知覺對每日、每周、每月的工作進行預先安排。輕松的時候知道要尋找事兒做,繁忙的時候知道要提高做事效率。半年過去,各方面能力相比剛來時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談不上勝任但也算是可喜的進步。
(三)關于現存問題
回往這不長不短的5個多月,暫時涌上的小小滿足感并不能掩蓋仍存在的不足:每月的出差行程安排既不緊湊也不合理,例如上個月前兩周過松,后兩周過緊,導致工作狀態(tài)欠佳,影響工作質量;報告撰寫效率仍需要提高,有時過分注意“邊枝”卻輕視或者忽視了“樹”本身,把握企業(yè)核心價值不夠明確;對公司考評制度重視程度不夠,私以為繁忙的度過每個月就是收獲。然而投資重過程更重結果,企業(yè)一圈跑下來卻只擠出丁點墨水,只能是事倍功微。
(四)小思考
向我這樣剛入職場的年輕人總會過于冒失,時常急功近利。投資是一件需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心的事,相信為人的誠實、學識的深入、經驗的積累終能帶來開花結果。反省不僅是對過往、如今的反思,更是對未來的摸索,希望明年再來看此篇反省,會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