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周靜
畢業7年,在中財成長了7年,得領導提攜、同事協助,感恩、感念。如今三十而立,已成家卻未立業,想有段專屬的時光,充電、追夢。
還記得今年四五月份,發現母校金融專業研究生招生恰巧有證券研究方向,在中財國石投資入職即將滿一年且人生邁入而立之年之際,重溫邊總的所有反省,決定辭職考研,回爐進修之后再轉戰投資,竟意外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今年七八月份,重讀邊總歷年的《N論中財之發展》白皮書,聽從家人的勸阻,繼續留在中財,意外來了生生資本。雖說加入生生資本的過程有些崎嶇,但開局卻有驚喜。
來投資甲科之后的第三天,適逢甲科爆倉停盤,但模擬股市大賽卻為我開啟了另一道門,入之欣喜有余,時而瑰麗絢爛,時而險象環生,在模擬盤中漸漸恢復盤感,逐漸摸索自己的交易系統。
自年初兩次熔斷以來,自感2016年股市難有大起色,便將資金悉數轉出購置房產(僅留成本價已為-110.962元的上海萊士和-40.205元的亞廈股份留作紀念),搭上了年底(農歷)的房產快車,但實盤操作業已放棄半年有余。當模擬盤開戶成功后,前兩天有點迷失,但連續兩周蟬聯周冠軍和月冠軍,半個月盤中市值近123萬,一度趕超榜首,總盈利超22%,選股正確率100%……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盤感。
然而,在蟬聯三周月冠軍之后,遇上了調整市,我在前期的驚喜之余也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的軟肋與短板,有了下階段的調整方向與補漏缺口。
我的操盤優點是,手法細膩且不惜售,能在漲?;蛳鄬Ω呶粫r分批做T來夯實成本價,但弱點是,調整市中看不清前勢、把不準方向,不能確定是莊家有意拉低股價以驅逐散戶洗浮籌,還是持續地下滑以轉變市場格局……
下階段,我的重點是研習指標,以看清大盤的廬山真貌。以前覺得自己的盤感還不錯,至于為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前任領導也有問過我“這么多股票,為什么挑中這幾只股作推薦”,當時給的回答是“我也說不清,看著K線走勢就有這種感覺,大概能感知它之后是向上還是向下的趨勢,我來投資公司就是想找到理論支持,明白我為什么會有這種盤感”。
當然,我之后沒在投資公司找到,但我在圖書館借閱各類投資書籍時,似乎摸到點門道。書不在多,精益求精,股市的書海浩瀚無垠,各種理論層出不窮:艾略特波浪理論、江恩理論、道氏理論、K線理論……技術分析流派、基本分析流派、學術分析流派……下階段主攻某系列書籍,以學會、學精為主,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要,以擷取股海之浪花一朵。
在外人眼里我或許有些另類:幾年前,謝絕特企稽核領導的橄欖枝,明知是個晉升的機會,卻因不想放棄自己正在打造中的團隊而婉言謝絕;在財務公司四年,組建了自己的團隊,明知可以按單度日等升遷,卻因對投資的喜愛而選擇轉去前景未明的投資公司;在投資公司擔著財務負責人的頭銜,配著出納幫襯雜事,操著實盤升著職,卻因對投資的熱愛而一心辭職考研,想轉戰投資界。
為什么喜歡投資?被領導這么問時,我有些發蒙。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就像為何會喜歡這個人而不是那個人,如果能夠理智地分析各自的優缺點,兩相比較而決斷最后喜歡誰,或許這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喜歡了。在我看來,喜歡是發自心底的,甚至是非理性的。我為什么會喜歡投資?許是祖上開錢莊留下的投資基因,許是財經院校金融專業的投資熏陶,許是自己入市以來的投資心得……說不清、道不明,一種無法名狀卻又冥冥之中的命運抉擇。
反省自己的一貫思維模式——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而此種思維模式指導的行為模式——非此即彼,沒有過渡選擇。所以,溝通直截了當,不打拐彎——問什么就答什么,想什么就說什么;行動干脆明了,不打馬虎——怎么聽就怎么想,怎么想就怎么做。喜歡的人覺得真誠沒心眼兒,不愛的人覺得單純缺心眼兒……
有夢的人活得累,或許身疲憊,但卻心輕靈。對于投資的選擇,或許是前半輩子順遂成長過程中一次重大拐點,也是從小到大的乖乖女第一次忤逆父母之命?;蛟S前途未明、或許升遷受阻……但此刻,只想遵從內心,在而立之年,為夢想一搏。
一直以來,我在內心深處追尋的都是自己擅長什么、真正興趣是什么,想追求的人生狀態,也一直都是能以興趣為業。馮侖說過:追求理想,順便賺錢。這比較符合我的人生信仰,是金子總會發光,是天賦就不該被辜負。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能以工匠心態研究股市,以匠人精神提升進階,爭取做個投資界的資深匠人,期望能在股海揚帆——起航——不負青春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