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吳羽
來杭州快2年就意味著來中財生生資本也快2年了,一路走來我最想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就是:“還好我沒有浪費時間。”惰性似乎在我身上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滋生,甚至說比過去的我更懂得與時間賽跑。正是因為沒有浪費時間,我才在工作和學習中收獲很多,而不是原地轉圈。這些收獲有專業(yè)知識方面的,有性格態(tài)度轉變方面的。
對于專業(yè)知識方面的體會,總結為貪、勤、沉。學無止境,在金融這個優(yōu)秀人才輩出的行業(yè),沒有貪多的道理,只有學習能力有限和學習能力無限的區(qū)別,從事了這一行就意味著你要學到老,手中掌握的“王牌”越多,在這個行業(yè)成功的概率更大。勤奮是成功的必備,有句話這么說的,不怕比你優(yōu)秀的人,就怕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你更勤奮。事實證明不管國內還是國外這些有名的資本界大佬都是一群極其勤奮之人。沉即為沉得下心,一個浮躁的人注定其學得膚淺,金融的專業(yè)知識觸類龐雜,你可以略知一二,做一個這個行業(yè)的基層工作者,也可以懂得又深又廣,不斷提升自己在這個行業(yè)的地位和知名度。
對于性格態(tài)度轉變方面的體會,自從做了股票這個工作,似乎每天都是和自己的一場戰(zhàn)爭,內心的反反復復掙扎,自我肯定中又自我否定再自我確定再自我懷疑……這種不堅定來自于經驗的不足和知識面缺乏。知識是可以通過勤奮逐漸補充永無止境,但經驗是來自于很多次的成功和失敗的積累總結,需要時間,也需要去體會其中的苦與甜。短期內,股票的走勢永遠都是一個隨機過程,在過程中任何突發(fā)或沒有想到的影響因子都可能導致其方向偏離我們之前的預判,即使最終的結果是對的,但過程的漫長和煎熬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和態(tài)度。我深感自己的性格在這2年中的變化,用一句話概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永遠保持一個清醒大腦、獨立的思考以及理性的態(tài)度。
反省是一種總結,之所以會有反省不是你羅列了多少可喜可悲的故事,而是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得到了怎樣的感悟和成長。如果驕傲沒被現實大海冷冷拍下,又怎會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遠方;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千鈞一發(fā),又怎會曉得執(zhí)著的人有隱形翅牓。我想我會繼續(xù)懷著這種執(zhí)著的信念走下去,百煉成鋼。
以上是我2017年上半年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