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宋世玉
1.市場大于一切
賺錢是市場給予的,虧錢是自己水平太差,這句話一點不假。在沒有行情的時候,上不了倉位,再怎么折騰也是賺不到錢。只有當行情好的時候,才有賺錢的基本條件,賺多賺少依舊要看自己對市場行情級別的理解,節奏的把握,熱點的把握,倉位的掌控,以及是否能夠全身而退。
市場的行情有大有小,大行情產生大機會,小行情也只能小打小鬧。看對的機會要能夠下重手,否則意義并不大。一年的大機會可能有2-3次,小機會大概有10-20次,其他基本都是垃圾時間。沒有行情的時候,還念念不忘想去市場里面撈一把,就是自作聰明,通常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2.對市場的理解大于一切術
超短,不能沉迷于術,板塊背后的邏輯是驅動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打板不是目的,理解了背后的邏輯,怎么買都是對的。超短本質應是引領市場一輪上漲的核心板塊短期出現快速漲幅,其中龍頭漲幅更大。每一輪大盤的反彈,有事件驅動(游資為主)或產業驅動(機構為主)的行業或板塊領漲市場上漲,就形成了超短的行情。
因此,市場上漲是超短交易的先決條件,有邏輯驅動的板塊是超短情緒可以依附的載體。
不要在市場下跌時意淫可能的超短行情,這是最致命的導致賬戶虧損的根源。
對事件驅動或產業驅動的理解能力,是能否把握住市場熱點的重要能力之一。
3.對事件驅動和產業驅動的理解能力是超短的核心能力
每一輪上漲行情基本都離不開一個景氣度向好,又有事件驅動的行業或板塊來領漲市場。中線是看景氣度來持倉布局,短線則是景氣度之上,再在擇時和事件驅動上下功夫,抓出主升階段。過去的每一輪行情無一不是如此,不論2019年上半年的5G行情,年中的稀土行情,下半年的PCB業績行情,年尾的TWS耳機行情,還是2020年出的半導體芯片行情等等。產業景氣度+事件驅動,在市場好的時候(擇時),這個方向就能成為領漲市場的核心力量。
4.心態對于一個職業操盤手的意義
短線交易,看似暴利,但能把這個暴利的武器真正用的好,要理解力強,更要有大心臟和好心態。1成倉位的10%漲幅和滿倉的1%漲幅沒有區別,推不了倉位,短線的暴利無從談起。而短線的劇烈波動之下,既想追求暴利,又要控制虧損幅度,讓心態很容易上下大幅波動。如何把握好激進的交易手法和倉位之間的平衡,心態上要中和,基本面的研究要加強。
以上,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