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周 靜
而立之年,毅然決定轉行全職做交易,冥冥之中覺得自己“為交易而生”,也能“以交易為生”。全職做交易這幾年,這種感覺尤為強烈,現將所感所悟反省如下。
一、生活所需
以交易為生,也就是說,能從交易里獲得正現金流,并且能滿足生活所需。所以,第一需要算算,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多少,滿足小康生活需要多少,滿足奢侈生活需要多少。
目標定了,看本金和交易能力。目標固定,本金和交易能力互損,本金高,需要能力低;本金低,需要能力高。用百萬賺十萬和用一萬賺十萬,需要的能力不一樣。
當資金很多,只要證明自己有以大賺小的穩定獲利能力;而當本金很少,則可以在證明自己有以小賺大能力后選擇拉資金,或者提升能力,證明自己有風控下以小賺大的能力后,以自己的小本金搏。
無論怎樣,都需要有一筆學習資金,用一段時間的獲利情況來證明能力,貿然投入全部身家,冒的風險太大,這不符合先防守的原則。
二、防守資金
或是一份工作收入,或是一份資產收入,或是一份留存積蓄……為什么需要這些個防守資金?因為就算你能力再強,市場就是沒給機會,或者運氣就是不好,還是實現不了目標。有防守資金,生活依然無憂,心態便會從容。
在交易能力里,交易方法、交易心態,兩者相互影響。交易能力是一套專屬自己的交易系統,別和交易策略搞混,單純的模擬只能找到策略,卻形成不了系統。策略和倉位管理形成交易方法,方法和心態控制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交易系統。
往大點說,目標、本金、能力、資金、心態,既是一個整體,又相互影響,尋找一個平衡點,本質是獲得一個平衡的心態,執行一個勝率較大的交易方案。
三、欲望目標
欲望低,則目標不高。
本金大(相對于目標而言),則從市場賺錢的方法多,能力要求不高。
防守資金雄厚,無所謂交易為生,反倒容易以交易為生,“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上三個便是先天條件——先天條件好,以交易為生相對容易,倘若欲望太大,相對目標來說,又變成先天條件不足;先天條件不好,那就先降低欲望,其次建立基本防守資金,再學習交易,同時盡量積累本金,最后就是靠時間,慢慢彌補掉先天的不足。
交易是一套整體系統,和自己生活息息相關,很多人以為有方法就夠了,但其實交易外還有短板需要彌補。交易的戰略和戰術,都需要賭,但交易前更需要謀劃,避免孤注一擲式的賭博。防守千瘡百孔,任何冒進的做法都是孤注一擲的賭博,但人性這時也最喜歡冒進。所以,所謂難易,都是相對的。無所謂難,也無所謂易,條件具備,則無為而治,一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