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周靜
漲停幾時有?把酒問大盤。
不知大盤走勢,還能牛幾年?
我欲清倉歸去,又恐明年萬點,
踏空不勝寒。
與其儲蓄負利,何妨混其間?
少追漲,勿殺跌,夜安眠。
不應有恨,獲利總在無意間。
月有陰晴圓缺,股有漲跌橫盤,
此事古難全。
但愿牛市久,千里共財源!
一首金融打油詩,戲謔出多少交易人內心的悲楚。上證自今年開年以來跌跌不休,從1月4日首個交易日的開盤點位3649.15,跌至4月27日最低點2863.65,超200家量化私募基金進入預警線,其中包括多家百億級量化私募,更有甚者跌破了清盤線,占比超九成。
無論是股票、期貨、期權,還是其他金融交易市場,說到底都是人性的博弈。投資者的欲望和貪婪、趨利與避害皆是與生俱來,自人類出現以來便亙古未變。資本市場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資本市場沒有賠不完的錢,只有賺不完的錢。建立一種正確操作思路,長期執行與修正完善,才能在資本市場生存并獲利。
一、耐心等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耐心等待的第一點——就是等待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獨有的操盤體系后再沖擊大海。包含選品、進出點位、倉位管理等,有了拿手的工具才能捕魚獲利,這個道理毋庸置疑。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耐心等待的第二點——便是等待適合自己操盤體系的投資機會。包含大盤整體趨勢、板塊更迭熱點、個股啟動點位等,有了合適的天氣、配合的洋流、涌動的魚群,才值得掏出捕魚利器,與大海一決高下,享受魚獲的歡樂。
二、風險控制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風險控制的第一點——配置。投資市場千變幻化,投資工具層出不窮,要想實現穩定盈利,收獲平滑收益曲線,多市場融合、多工具配置,想必是長期領先市場的利器所在。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風險控制的第二點——停損。投資不是死磕,發現錯了,一定不能將錯就錯,在一棵樹上吊死,而要及時停損,“截斷虧損,讓利益奔跑”,如此才能跑贏市場、賽過一眾交易人。
三、懂得休息
“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懂得休息的第一點——順勢而為。持樞的意思是掌握住行動的樞紐,才能控制行動的規律。大道相通,投資和耕種也一樣,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做投資最重要的事情是認清大勢、順勢而為。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懂得休息的第二點——持續精進。投資并非易事,持續穩定盈利,更需不斷優化精進,一招鮮,吃遍天,這只是美好愿景。休息并非空倉觀望、腦袋空空,懂得休息便是在不操作的日子里也不忘修行與感悟,如此才是持續占優、保持敏銳的根本保障。
洛威·普萊斯,看重新興工業增長性,從而獲得成功;
本·格雷厄姆,尊重基本價值規律;
沃倫·巴菲特,認真地研究哥倫比亞求學其間,老師本·格雷厄姆教給他的經驗;
喬治·索羅斯,把他的思想理論運用于國際金融領域;
吉米·羅杰斯,發現了國防工業股票,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告訴老板索羅斯。
他們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可以學習成功投資者的經驗,但不要盲目追隨。因為每個人的個性和需求,都與別人不一樣。我們可以從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從中選擇適合自身、適合周圍環境的東西,融合凝練成一套屬于自己的獨門投資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