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張海月
2022年在疫情防控的放松中走向尾聲,新冠三年終于迎來了新的十字路口, 未來何去何從現在還是未知數,從防疫轉向抗疫的路上,對于個人和家庭的考驗, 現在才真正開始,過程中雖然會伴隨著曲折和陣痛,但我們已經熬過了黎明前的 黑暗,前途必然一片光明。回顧這一年來的點點滴滴,有磕碰也有成長,反省如 下: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大疫三年讓我明白,所謂的生活安穩不 是一成不變的,是會被隨時打破的。我們這一代人,一出生就處于和平時期,生 活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變好,經歷過的大災大難也不多,02年的非典雖然 是全國性的,但只持續了一年左右就被殲滅了,以至于我們這一代人都覺得,歲 月靜好就是這世界本該有的模樣。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這一切按下了 暫停鍵,也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當我們沉浸在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一切欣欣向 榮的美好期待中時,就很容易忘記,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只要一 個事物經歷的時間足夠長,就一定會遭遇幾次大的磨難、沖擊,無論是人還是企 業。
人生有十年一個大運的說法,企業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和企業都是在變 化中發展的有機體。十年前的資本市場和今天的資本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所以如果想去預測十年后的市場,難度也是非常大的。以A股公司為例,中國中 免在上市初期,是一家經營旅行社的公司,現在是國內最大的免稅企業。三安光 電最早是經營LED的企業,現在絕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在了更高級的化合物半導體 的生產上。立訊精密最開始是一家生產連接器的企業,而現在它是蘋果最主要的 組裝供應商。通威股份最初是一家做飼料的企業,而現在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多 晶硅生產企業。長壽的公司并不相似,但如果從業務的層面分析,至少可以觀察 到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具有寬廣的護城河的公司。這類型的公司通過保持獨特的資源稟 賦,能夠在某個領域通過構筑品牌等競爭力的方式,保持長期的可持續性。比如, 巴菲特的愛股,可口可樂、喜詩糖果,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超過百年的發展歷程 中,它們始終專注在同一個不變的領域,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取得了難以替代的形 象。
第二種是,不斷跨越領域發展,表現出了超強進化能力的公司。比如飛利浦, 從一個燈泡起家,發展到做剃須刀、收音機,最終發展成為了醫療器械的巨頭。 比如3M公司,它沒有能夠在礦業開采行業中生存下來,卻成了一家萬能的制造 公司。從口罩、便利貼、拖把、電子顯示器的增量膜,到用在噴墨打印機、手機 的柔性電路上的各種各樣的輔助器材等等。
在人的一生里需要貫徹的似乎也是這兩層簡單的力量。第一層的力量就是好 好活著、保持韌性,第二層是保持樂觀,追求進步。本質就是在面對各種風險、 變化、沖擊時,保持不被打倒,無論是百歲人生還是百年老店,都需要提高韌性, 擁抱變化,在挫折中成長。
以上文字,權為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