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周 靜
俗語有云“早起三光:腦袋光,臉面光,衣著光;晚起三慌:人慌,心慌,事慌”。投資亦如是,提早未雨綢繆、運籌帷幄,比著急忙慌入場、火急火燎出場,大概率要更能留存收益。
關于“勢”——依據個股趨勢操作,這是近年來多數投資者的共識。但對于趨勢的看法又不盡相同,譬如短線與長線,對于勢的理解與判斷,有著不同的標準與方法。關鍵是找到自己操作體系內的“勢”,然后順“勢”而為,攫取收“益”。
關于“進”——“進”大體包含兩層含義,一為時機,二為點位。大勢向上、點位合理,便是“進場”的最佳窗口。大勢向上,點位過高,進場風險便大;點位合適,大勢不穩,穩定盈利也堪憂。故而,要舍得摒棄一些大風險的博弈,抓住確定性相對較大的機會,有選擇的“進”,才能獲得較穩定的“利”。
關于“退”——股諺有云“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是祖師爺”。此話凸顯了“退”的難度和重要性,也是賬戶收益浮動的較關鍵因素。人在投資時難免有“錨定效應”,錨定之前的既得收益,錨定近期的高點,舍不得“退”、等漲再“退”,往往在猶豫躑躅間,錯過了“退”的最“佳”時機。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向外看的人是夢中人,向內看的人是清醒者”。洞察自己的內心,才能更好地向外探索;認識真實的自己,才能獲得寧靜和幸福。做投資,首先要向內探索——認識自己的性格特征,熟稔自己的交易體系——抓住體系內的“勢”,依據體系內的維度知“進”能“退”,方能“穩”得住“利”、“守”得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