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趙天宇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回望2016年,我對這句話感觸良多。
這個社會浮躁嗎?很多時候我根本沒有去思考。我們疲于奔命地工作,努力地賺錢,在社會的壓力下抬不起頭,在麻木的忙碌中喪失思考的能力。工作與生活、事業與家庭、金錢與地位等等等等,已經讓我們忘記了自己處在什么樣的社會中,忘記了自己當初偉大的夢想,也忘記了時不時地抬起頭來看看遠方是否還是自己當初認定的那條路。
我想起了中學生做廣播體操的一幕,操場上放著廣播體操的音樂,學生們勉為其難地移動著自己懶散的身體,嘲笑著認真做操的“個別同學”。形成這種局面不是因為學生們懶,而是因為他們覺得無所謂,所謂的強身健體是沒有短期利益的,長期的發展和潛力對于十幾歲的學生來說鮮有人會在意。再看看我們今天的社會,改革開放不到40年,我們的社會發展就像一個朝氣蓬勃、年輕力壯的少年---在做操。社會需要長期的發展,人們卻在追求短期的利益。項目方每天說的都是“全球僅有”、“無可替代”、“沒有對手”、“明年IPO”。資金方想的就是如何將投資的項目打造成“全球僅有”、“無可替代”、“沒有對手”、“明年IPO”。項目方為資金方描述一個美好的未來和豐厚的回報,再由資金方為社會描述了一個天堂。這樣的社會浮躁嗎?
F1方程式賽車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賽車,但賽車可不是一個看誰油門踩得猛的比賽。賽車中最能決定勝負的恰恰是剎車。如何剎車,剎車的點位,剎車的力道,通過反復的練習規劃出完美的路線,在恰當的時機進站加油才是制勝的法寶。現在的我們就像是踩足了油門的賽車,在筆直的大道上狂奔。如果不及時地剎車,我們會車毀人亡;如果不是進站加油,我們會油盡燈枯。今年我們風風火火的跑了很多企業。白天工作,晚上趕路,披星戴月不可謂不辛苦,但怕就怕在不知道辛苦得是否正確。我們心里急。急于投成項目,急于成長,急于盈利……我們急著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去證明自己,結果卻是急著急著就變成了急功近利,流于表面,適得其反。我們,浮躁!
心靜者勝出。今年考察過的企業中,科列技術董事長張泱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與他交流的過程中,感覺此人樂觀、冷靜、波瀾不驚,有一種無所求的境界。在競爭激烈的鋰電行業中做好自己,以靜制動,而不是一味追求高速發展。在他身上,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靜。華為出身的他表示,通常提到華為大家想到的都是狼性,可華為精神的真諦并不是所謂的狼性管理,而是分享。科列的成功也告訴我們,心靜者勝出。
2016年已經接近尾聲,感謝各位領導和同事對我的幫助。2017年我不強求自己能夠做到心靜,但求煉心,做到不浮躁。另外,繼續保持學習的心態,提高自身的個人素質,將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挺的直腰桿說自己的項目。